发布日期:2025-03-04 21:29 点击次数:147
新华财经上海3月4日电(葛佳明) 2025年以来,关税风险、经济数据走弱以及AI叙事的冲击均让美股在全球市场中表现垫底,成长风格的纳斯达克指数以3%的跌幅落后,与2024年强劲走势形成对比。
截至3月4日美股收盘,美股三大指数齐跌,科技股跌幅居前,英伟达大跌近9%,市值蒸发了2650亿美元。有华尔街"恐慌指数"之称的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波动率指数(Cboe Volatility Index, 简称VIX)突破22点,达到了去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。
分析师普遍认为,市场仍处在政策密集推出的消化期,虽然当前的数据并未明确显示美国经济出现衰退,但形势正快速变化,市场充满不确定性。因此,在明确的经济信号出现之前,保持观望可能是更稳妥的策略。
美国经济数据走弱
美国经济数据意外走弱,通胀数据则普遍高于预期,滞胀担忧急剧上升。2月以来公布的美国零售销售、Markit服务业PMI、成屋销售等经济数据等均不及市场预期。
亚特兰大联储GDPNow模型于3月3日再度下调美国第一季度GDP增长预期,预计一季度美国GDP将环比折年率将收缩2.8%,较此前的收缩1.5%进一步下行。若本季度GDP环比负增,这将是2022年一季度以来首次。
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表示,美国花旗经济意外指数自今年1月下旬以来趋势下行,2月中旬以后转负,意味着近期经济数据表现已是特朗普当选以来最令人失望的阶段。
中金公司研究部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师刘刚认为,近期数据走弱都是去年9月以来利率不断走高的结果,去年底“特朗普交易”带动美债利率不断攀升至4.8%的高点,高利率的抑制效果逐步体现在近期经济数据上。
与此同时什么叫配资炒股,最新通胀数据则普遍高于预期,如1月美国核心CPI环比增速为0.4%超出预期的0.3%;核心PPI同比增速达3.6%,预期为3.3%等。
钟正生表示,特朗普关税政策放大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,加剧滞胀担忧。密歇根调查显示,美国居民的通胀预期显著上升,同时消费信心显著下降,凸显了关税政策对滞胀预期的影响。
美国著名投资人沃伦·巴菲特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,罕见就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发表评论,并表示关税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并损害消费者利益。
美国财政也可能在特朗普任期内面临重大转向,美国扩张性财政政策在未来落地的难度可能高于预期,继而令美国经济前景蒙尘。钟正生认为,美国的财政前景充满不确定性。一方面,特朗普推动减税,势必带来政府收入减少与赤字扩张压力。另一方面,特朗普选任的新财长提出到2028年将预算赤字率降至3%的目标。但美国2025年1月的最新预测显示,2025-2028年美国赤字率预计为5.2-6.2%,美国财政平衡之路十分艰难。
AI叙事遭遇冲击
DeepSeek春节后的异军突起,引发了中国资产重估叙事并打破了美国AI一枝独秀的叙事。投资者开始怀疑,美国在AI领域的高投入,以及对竞争对手的打压政策,未必能令美国企业持续保持全球领先性,催化美股调整。
从表现上来看,此前计入更多产业乐观预期的科技股面临大幅回撤。科技龙头如亚马逊今年迄今跌6.55%、谷歌跌幅达11.7%,特斯拉跌幅达到29%,英伟达跌幅超15%,苹果跌幅也逼近5%。
近日GMO(波士顿投资公司)联合创始人杰里米·格兰桑(Jeremy Grantham)表示,当前美股的估值已经超过了1929年和2021年的水平,仅次于1989年日本的股市泡沫。
格兰桑认为,无论是传统的估值指标,如席勒市盈率(Shiller P/E),还是“巴菲特指标”(总市值/经济总增加值),都显示美股估值处于历史顶峰。如果股市要回归到长期合理的估值水平,可能需要大幅下跌50%。
但刘刚表示,当前科技龙头股的基本面韧性要远强于互联网泡沫时期,彼时龙头股以9%的净利润占比贡献了22%的市值占比,而当前则以27%的净利润占比贡献了30%的市值占比。
从美股第四季度财报看,标普500指数可比口径盈利增速大幅提升,由三季度的6%升至16%,其中信息科技的盈利贡献仍接近三成,与此同时,科技巨头大规模的资本开支仍在持续。因此刘刚认为,3月后增长性政策或重回投资者视野并提振风险偏好,3-4月后如果市场友好政策逐步出炉,有望缓解市场担忧。
Powered by 线上证券出资工具_线上证券融资工具_线上证券配资软件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